“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一直是社會熱點問題,傳統(tǒng)的食品分析及安全檢測主要依靠化學分析與儀器分析,
檢測周期長、費用高,難以對食品的安全狀況進行及時有效的監(jiān)控。隨著計算機成像技術和光譜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
新一代快速、無損檢測技術——高光譜成像在食品品質檢測中得到了應用,它可以檢測肉眼不可見的食品缺陷和異常,在保證讓人們吃的放心的同時吃的更好。
高光譜成像(hyperspectral imaging, HSI)技術是集探測器技術、精密光學機械、微弱信號檢測、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技術于一體的綜合性技術,
它能夠同時對被測目標二維幾何空間和一維光譜信息進行探測,成像光譜儀在紫外(200 ~400nm)、可見光(400~760nm)、近紅外(760~2560nm)和中紅外(>2560nm)等電磁波譜區(qū)域獲取波段窄且波譜連續(xù)的圖像數(shù)據,然后為每個像元提供數(shù)十至數(shù)百個連續(xù)波段的光譜信息。
生活中生鮮食品在加工檢測時都是通過肉眼來判斷其外部完整性,必然是外表完好整潔的食品。
但有些細微污染和微小形變損傷只用我們的眼睛很難發(fā)現(xiàn),這時候在高光譜成像技術就能發(fā)揮它成像的作用。
同一被測樣品在不同波長光的照射下有不同的圖像信息,選取最佳波長下被測樣品的吸收圖像,
通過“圖譜合一",食品遭到的外部污染和損傷在高光譜成像下一覽無余,輕微損傷、病蟲害、糞便污染等難以識別的情況在高光譜這雙“火眼金睛"下難以遁形。
食品在生產、加工、運輸、儲藏等過程,不可能做到獨善其身,外部異物的夾雜,部分顏色、形狀相近或是被遮擋的異物難以被肉眼觀察進而影響檢測。
高光譜檢測則利用不同物質反映出的光譜信息各異這一特點來檢測異物,如骨頭、塑料、木材、橡膠、金屬或寄生蟲等,
在保證原有食品不被破壞的同時兼顧剔除其他殘留物質。
完好的密封包裝可保持產品的新鮮度,防止泄漏并延長質保期。要是袋口出現(xiàn)密封不嚴實,則空氣和其他污染物,如霉菌、真菌或細菌就會進入包裝,
使產品變質。因此,確保包裝的密封性完好至關重要,這就要求在產品出廠時對包裝的密封性進行嚴格的檢測。高光譜成像可以有效保證密封包裝的質量,
檢測出包裝的缺陷和泄漏點。
高光譜成像技術日趨成熟,已經獲得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它打破了傳統(tǒng)破壞性檢測方法的局限性,不僅可以提高檢測速度、準確性和有利性,
同時可以降低食品生產加工的成本,并且減少了對食品的污染和損害。
電話
微信